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6章 吴王的态度,大明不革命,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以让专业工匠参政,但绝对不能让商人完全控制朝政。
按照后世欧美的经验,职业商人控制了一国朝廷,整个国家不但会变得唯利是图,关键是格外的鼠目寸光。
短期内不能马上看到收益的项目,都很难得到认可并上马。
就算是预期收益能看到,但只是回报周期比较长,都可能会在各个环节反反覆覆的卡很多年。
甚至于,就算是卡了很多年,最终实施了还算是好的。
最怕的是花了很多钱,请了很多人,研究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了很多年,最终得到一个不可行的结果。
因为工商业有很多行业,不同行业的商人有不同的利益,相互之间会有冲突和矛盾。
当一个朝廷上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商人的代言人的时候,他们涉及到多个产业的政务,就可能会引发长期的强烈冲突。
如果各个群体的代言人之间不能取得妥协,哪怕是一件事情对整个国家整体有利,也多半办不成。
职业官僚也许懒惰,也许腐败,但他们对不同行业的态度是相对公允的。
通常不会为了不同行业的矛盾互相争的头破血流。
朱简烜考虑了许久之后说:
「我再写个建议,费先生再跑一趟应天府,给父皇陛下送去吧。」
费淳听了就下意识的说:
「臣遵命,不过大王……陛下召唤过您去应天府的……」
朱简烜直接说:
「我还是不要去了,就现在这个局势,我去应天府不可能不带足够的军队护卫。
「但是我带了大批护卫去应天府,就可能会产生各种流言蜚语了,江南局势都可能会紧张起来。」
费淳三人听了都是有些迷茫,不是很明白自己家大王这到底是什麽态度,也不知道该怎麽接这个茬。
不能说「问心无愧」,那等于劝大王不要有多馀的想法,大家自然是希望大王有想法的。
也不能直接劝「不要在意流言」,那等于是表示可以破坏大王的声誉。
三人都是格外的纠结,就想要朱简烜给个准确态度。
但却又都不敢太过直白的追问。
朱简烜在吴国的地位,不是各方面势力推举出来的中间人,而是吴国的缔造者。
从制定探索开发方向,到直接安排工业建设规划,再到军队整编和训练,都是朱简烜亲自主导和完成的。
任何方面的任何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