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2章 所谓科学思想,大明不革命,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钢管后,才授予了他们这份大部分人都无法解释的专利。
曼内斯曼兄弟的方案形成并推广使用了几十年后,仍然没有人都对技术原理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后来不得不专门造了一个词,直接就叫「曼内斯曼效应」。
现代无缝钢管的制作过程,看着好像是把钢柱烧红,用一根细一些的钢柱插进去,在粗钢柱上硬怼一个洞出来。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那个洞是受到挤压后自动出现的,往里面穿那根较细的钢柱,只是为了将洞扩大并定型。
硬怼根本怼不出洞来,只会把钢柱整体砸扁。
朱简烜看了宋问道提出的无缝钢管方案,确认并不是历史上具有可行性的曼内斯曼方案。
还是在铜管制造技术上做的推演。
铜和钢的性质相差甚远,造铜管能用的方案,在钢管上可能就没有可行性了。
或者是成本极高,不具备量产可行性。
朱简烜考虑了一会儿,尝试着引导宋问道等工匠走正确的道路:
「诸位……以前在亲自锻打圆柱形钢坯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一种现象。
「持续锻打的同时不断旋转钢柱,钢柱的中心就会出现撕裂?」
朱简烜这麽一问,好几个工匠都立刻表示,自己曾经注意到过这种情况。
「好像确实有好这样。」
「我也注意到过。」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发现了。」
「其实敲木头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但这是为什麽?」
「反覆敲打外部会让内部变空?」
其实在原有的历史上,也有很多工程师发现了这个现象。
但曼内斯曼兄弟首先将这个现象应用在了钢管制造上
朱简烜笑着说:
「既然大家都见过,那可以尝试利用这个现象,用来生产完整一体的钢管?
「同时也都讨论和分析一下,为什麽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群工匠们顿时陷入了沉思,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看上去好像违背物理规律的问题。
现场一个名叫汪莱的弟子,若有所思的向朱简烜说:
「师父,会不会是因为,在物体旋转的同时敲击,物体所受的力实际上是倾斜的?
「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角度的切向力?
「同时力也是相互的,我锻打钢柱的时候,钢柱是放在锻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