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叶”号船的底舱
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八章 “三叶”号船的底舱,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儒勒·凡尔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殷船长,我们这是在哪儿?”当所有危险过去之后,金福问。
“我也不知道。”船长回答。他已经恢复了那快活的表情。
“还是在北直隶湾吗?”
“也许吧。”
“我们已被吹到辽东海湾了吗?”
“有可能。”
“那么我们在哪儿上岸呢?”
“风把我们吹到哪儿,我们就在哪儿上岸。”
“什么时候?”
“无法奉告。”
金福开始发脾气了:“真汉子不会不知道身置何处的。”他引用了一句中国的俗语。
“这句话,在岸上对!”船长回答,笑得嘴都咧到耳根子上了,“在海上,不对!”
“这有什么好笑的?”金福不耐烦了。
“也不值得哭啊。”殷船长回敬道。
的确,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值得害怕,船长也不知道方位,当时风暴从四面八方刮来,船帆卷起了,舵也派不上用处,“三叶”号成了台风的玩物,更要命的是船长也没有指南针判断方位。所以船长的答复含糊不清,但他的大笑让金福厌烦。
不管船被吹到哪个海湾,只要朝着西面行驶,终究会到达海岸的,问题是不知道究竟有多远。如果可能的话,船长会参照太阳扬帆起航。太阳出来了,虽然还有些暗淡,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丝光线。
可是还不行,海面上风平浪静。台风过后,是一片死寂,刚刚暴怒汹涌的海面,此刻却不见一丝涟漪。海上浓雾笼罩,与刚才的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白色平静”。
“太好了,”金福说,“暴风把我们刮到公海,微风又把我们送回陆地!只是这雾会持续多久?”
“这个季节可说不准。”船长回答。
“几个小时还是几天?”
“几天或几个星期。”船长回答,并无可奈何地叹口气,乘客听到后气得差点跳起来。
“几个星期?”金福重复了一遍,“难道我得在这里呆上几个星期?”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大人。除非运气好,遇上一只拖船把我们拖走。”
“该死的船,我真是个傻瓜!”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08/1-20040Q6431Y48.jpg" />
金福向殷船长询问船的位置
“我可以向你提两条小小的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