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华尔兹尔,玻璃珠游戏,赫尔曼·黑塞,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却因不致逐年疏离家庭和乡土而在全体学生当中形成一个特别的集团。相反的,与英才学生不同的是,凡是假日,他们都回家去度,故而保留了他们出处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英才学生间,不但总是客人,而且总是外人。家庭,一个俗世的前途,一种职业和婚姻,总是在等候着他们。这样的贵宾学生,受到这个学区的精神感召,而征得家长的同意,自愿永远留在卡斯达里并进入教会组织的,并非没有,只是偶一有之,可谓少之又少。与此相反的是,考之我国历史,每当舆论界因了某种原因转而反对英才学校和教会组织时,在毅然挺身出来为此二者担任护法使者的政治家中,曾经作过此种贵宾的学生,倒是不在少数。
普林涅奥·戴山诺利,就是约瑟·克尼克在华尔兹尔见到的这样的一名寄读生,年纪比约瑟略长。他是一位颇有天分的青年,特别善于言谈和辩论,性情刚强而略带倨傲。他的出现经常使齐宾敦校长感到烦恼,原因在于他虽是一个好学生,从不给人可以指责的把柄,但他不仅不肯忘掉他那寄读生的特殊地位,而且尽其可能地招引他人的注目。不但如此,他还以挑战的态度坦然承认他自己是一个代表俗世观点的非卡斯达里人。
无可避免的是,这两个学子之间展开了一种特殊的友谊。他们两个都极有天分,且都得有感召;这两个要件使得他俩成了兄弟——尽管其他每一个方面莫不互相对立。这需一位既有超人智慧又有非凡手段的老师,才能从如此扬起的矿渣中炼其真金,运用辩证的法则从对立的当中求得综合。校长齐宾敦并不缺乏此种才能和意愿;他并不是认为天才难化的那种师表。但就此一特例而言,他却缺乏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不能信赖这两个特殊学生。喜欢扮演党外人士兼革命党员角色的普林涅奥,在与校长的关系方面总是保持着警戒的态度;而不幸的是,约瑟却因选修课程的问题而与校长起了冲突,故而也就没有转向齐宾敦求教的意愿了。
幸好有音乐导师在。克尼克确是向他做了一些求助和请教,而这位睿智的老乐师不但认真正视了这个问题,并且,正如我们将要看出的一样,还以巧妙的手腕将这个游戏的课程导上了正路。年轻时的克尼克所遭逢的此种重大危机和走火入魔,终于在这位导师的手中化成了一种荣誉的使命,而这位青年确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约瑟与普林涅奥之间的恩恩怨怨——两个主题并进的一支奏鸣曲,或者两个心灵之间的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作用,他俩之间的一种心理历史——约如下面所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