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生于一九八四,郝景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厕所味混在一起,在爸爸和王老西头顶缭绕。不知为什么,爸爸并未觉得心烦。他的感官跟着眼睛全部飘到了车厢以外,飘到了似乎熟悉又全然陌生的田地间。阳光带来了窗外的气息,爸爸像是随着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进入了某种真空,身旁的人却仿佛远在数里之外似的。
王老西突然问爸爸:“待会儿到邯郸,估计有人下,咱俩要不上车厢里看看有没有地儿?”
“就在这儿待着吧,爸爸说。”
爸爸不想瞎折腾了,好不容易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坐下来,不用和人挤,还能靠着窗户。即便是车厢之间的夹层,也好歹是自己的角落。在车厢里也未必舒服到哪儿去,每个座位上都挤着超过额定数量的人,座位间也有人站着坐着,馒头、面包、瓜子、酱豆腐、茶叶蛋和午餐肉摆得到处都是,也许有人吃饭时的汤汤水水洒出来,滴落在坐在周围地板的人身上。他不想去抢座凑热闹了,留在这里挺好。虽然他心里激动,却不想和人凑在一堆。
王老西是耐不住寂寞的,见爸爸不说话,就不断跟身边人搭讪。来往的人也有没座的,就坐下来跟王老西一起嗑瓜子。
有个面色黝黑的中年大爷坐下来聊了会儿,他是老兵,四月刚去老山打了仗,负了伤,退伍回来,去北京领奖,这会儿要回老家务农。他下巴处有一道伤疤,让他说起话来嘴歪向一边。“还不赖了,差点头就没了。”他笑着说。
一个十六岁的瘦弱男孩也坐了一阵子。他要去深圳做码头工人。他说他们村儿有穷的,家里人多地少,吃不上饭,跑去了深圳当搬运工,在码头一天能挣三十块钱。“三十块钱呐!”男孩说,“一天就三十!你不知道,那人过年回村儿,那叫一个有钱,家里原先养的两头肥猪养了两年了不舍得宰,他一回家就让他妈给宰了,做了好几大锅炖肉,还晒了好几条腊肉,请村里亲戚、关系好的、帮衬过的全都上家里吃饭去。好么,你们是没看见,那一桌肉,我这辈子就没吃那么饱过。第二天他就给他妈又买了三头小猪仔,说以后别卖了,想吃肉就吃肉。好家伙!我们村前些年跑出去的也有些,还没见过这样的!据说深圳的钱特好挣,到那儿就能挣。我念书也不行,我妈就让我也上深圳去,闯闯去。”
“你这小身板儿,”王老西两根手指捏捏他单薄的肩膀,“能搬得动码头的东西?”
“练练呗,”男孩说,我也不想光当搬运工,没准我还能进厂呢,他们说进香港人开的工厂挣钱才多。
“人不大,还挺有志气!”王老西半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