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生于一九八四,郝景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在校门口试图寻找从前每天都买小吃的三轮车。那个时候三轮车上有几桶勾兑出来的彩色甜水,有大梨糕和拔糖,还有小蛋卷。小时候放了学,我们每天都要拿一两毛钱在车边选来选去。如果有动画片贴纸,还会蜂拥而上。现在校门口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居民楼和土路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只是那一排乌七八糟而诱人的小摊子不见了。来来回回走了几遍,等到了中午,一切还是清静有序。我知道我的小时候真的过去了。
我坐在校门口的石墩子上,回忆自己小学时候是什么样子。我记得自己那时候胖胖的,塌鼻子,小眼睛,丑兮兮的,留一个锅盖头,笑起来憨憨傻傻。其他的我几乎想不起来了。我想起我们那时候在校门口玩跳房子、丢沙包、老鹰捉小鸡、鸭子过河没人逮、警察逮小偷、跳皮筋、捉迷藏、三二一木头人,还有什么什么。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大笑声和争吵的声音穿过时间的雾气和寂静的午后空气传到我耳朵里,我看到傻兮兮的、笨拙的自己,在小朋友的群体中笑着羞红了脸、惊叫着躲闪。我还看到男孩子们向游戏厅跑去,手里握着闪闪发亮的一块钱硬币,或是高举着新借来的红白机上的黄色卡带,大嚷大叫着,奔向某个神秘岛屿或魂斗罗发光的下水道世界。
这么想着,我发觉,有一些事物,就那么倏然而逝了。曾经弥漫在每个人的生活里,是我们全部乐趣和希望所在,但没过几年却销声匿迹,就像从来不曾出现一样。或许没有任何一代人的童年像我们的童年消失得那样迅速。无限匮乏的状态中,一些事物的出现打破匮乏,让人意识到匮乏的存在。而它们终于消逝了,无影无踪,只有在某一天某一个怀旧的小店里才看到它们的身影,让人感叹一句:“啊,那个东西,小时候我也有。”在短短几年间,在曾经拥有过它们和不曾见过它们的人之间,有了无法沟通的鸿沟。而我们以他人无法理解的柔情,感谢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最早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那是怎样的惊鸿一瞥啊,从此世界成为花园。
我开始用沉思中获得的新的眼光看生活,发现一切都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之前不堪重负,一多半是因为看得不够清楚。因为看不清楚,所以焦虑。一旦事情完全明朗,焦虑就消失了。我太过于恐惧他人给我输入的观念,以为它们都是过于强大的势力,而实际上,所有输入都是片段,我是它们的集合,比它们的集合还要庞大得多。应当由我肯定它们,而不是由它们肯定我。我可以进入一种无限广博的状态。自由就是扩大到无穷的自我。
生活开始在我眼前呈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