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序言
白朗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版序言,白朗宁夫人爱情十四行诗诗集,白朗宁,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
爱情战胜死亡,是欧洲民间故事中一再出现的一个主题。
年轻的公主,美丽得象一朵刚开的鲜花,安静得象睡去一般,但是她再也不会醒过来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只是昏昏沉沉地躺在那儿,直到有一天,一位英俊的王子闯进了那笼罩着死亡的阴影的城堡,看到睡去的公主是那样地美,情不自禁地吻了她。这是爱情的一吻。于是魔法破除了,公主的眼睛渐渐睁开了,一张英俊的脸映进了她的眼帘,她笑了。获得第二次生命的公主和深深爱着她的王子于是结了婚。这就是《睡美人》的故事。
爱情战胜死亡,从人类文化史上看,是积淀着世界各地民族的美好愿望的一个神话原型。
这一动人的主题,同样出现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戏曲里。我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为他那富于浪漫主义气息的杰作《牡丹亭》在卷首题词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他笔下的杜丽娘就是有感于柳梦梅的一往情深而起死回生的。
如果翻读一下白朗宁夫人的爱情十四行诗集,又了解了女诗人的身世,那么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离神话时代已经很遥远了,离我们的时代那么接近的作品里同样回响着“爱情战胜死亡”这一主旋律。
整个诗集一开头,“死亡”和“爱情”这一对主题同时出现了,就象扭结在一起、反复较量、而又难解难分的两个顽强的对手。经过好几番剧烈的搏斗,“爱情”终于从“死亡”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取得了胜利。第23首诗这样写道:
真是这样吗?如果我死了,你可会
失落一些生趣、由于失去了我?
阳光照着你,你会觉得它带一丝寒意
为着潮湿的黄土已盖没了我的脸?
……好吧,那我就拋开了
死的梦幻,重新把生命捧起来。
爱我吧,看着我,用暖气呵我吧!
有多少闺秀,为着爱,不惜牺牲了
财富和身分;我也要放弃那坟墓,
为了你;把我那迫近而可爱的天国的
景象、跟载负着你的土地交换!
伊丽莎白•巴莱特后来的白朗宁夫人并不是民间故事中的美丽的公主,也不是浪漫主义戏曲里的伤春的少女,她的爱情诗集并不是编织着梦幻的童话诗,而是用自身经历和亲身感受,再凭借光辉的才华,用抒情诗体写下的一篇自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