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五章 五岳寻仙不嫌远
马伯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下册 第五章 五岳寻仙不嫌远,七侯笔录(笔冢随录),马伯庸,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家请看,明秀湖是个山湖,方圆只有三四平方公里,主要水源是一条瀑布从山壁的崖顶飞泻而下,水花四溅,宛如晴雪,所以这一条瀑布便被称为沥雪瀑。”
诸葛一辉如同一个称职的导游,一板一眼地介绍着沿途的景致,看起来这南明山的一草一木他都已然熟谙于胸了。
“诸葛先生,这些景点介绍能不能就省掉啊!”罗中夏心里有事,实在没心情听这些东西。他现在一直在想的是,这究竟是不是个圈套。
诸葛一辉正色道:“罗先生,你这便不对了。笔灵本是文人性灵,文道正途是入情入胜,与自然相互感应。这一处处景致风光,无不浸染古人的感悟,谁知哪一处与七侯有关呢?我给您介绍这些,也是有深意的。”
被他这么教训了一通,罗中夏只得悻悻缩回头。十九轻轻挽起他胳膊,小声道:“你呀,就当作旅游不就好了吗?”罗中夏被她这么一挽,心情有些激荡,想起颜政之前教过的法子,搔了搔头道:“旅游的重点不是景色,而是跟谁一起旅游吧?”
十九听了“扑哧”一笑,抿着红唇摇摇头,拖着他朝前面山路走去。颜政在身后评价道:“拙劣。”
从明秀湖往上,两侧翠竹成林,清幽恬静,夹着一道狭窄的石阶山路往山顶而去,箭状的繁茂竹叶遮挡住了两边风光,恍如置身淡雅竹园之内。但若是仔细观察,便会发觉竹林深处竟是条条峭壁,行人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深入崎岖山间,往往令人悚然一惊。
很快众人走过了半山亭,远远可以望见丽水城。诸葛一辉说了些文人典故,罗中夏都没怎么听过,青莲笔也无甚响应,懒洋洋地躺在胸中。
过了半山亭略微一转,看到山崖香樟树林之间有一处池塘,旁边碑铭写着“印月池”三字。只见凌空横出一条粗大的碧青色石梁,跨过整个印月池,如虹似桥,长约百余米,有如一条气势万千的笔挂。为数不多的几个游客指指点点,举着相机照相。
罗中夏看到石梁之上刻有数处摩崖石刻,他能认出“半云”“悬虹”几处大字,这些字迹深入石脉,无论勾画锋回,都苍劲有力。梁下还有几方半埋的斑驳古碑。诸葛一辉道:“这一条石梁有二十处石刻,都是历代大家留下的墨迹。这七侯之事,我觉得还得着落在这些石刻之上。”
“这里便是全部摩崖石刻?”彼得和尚问。
诸葛一辉笑道:“哪能呢,南明山的摩崖石刻多集中在石梁、高阳洞和云阁崖三处,有百十来条,一路看下来得花上一天工夫。这里的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