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五章 五岳寻仙不嫌远
马伯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下册 第五章 五岳寻仙不嫌远,七侯笔录(笔冢随录),马伯庸,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梁,只是第一处罢了。”
说罢他把罗中夏拉到印月池前,逐一解说,先从题记作者的生平说起,再品题石刻笔势。这二十处石刻,他说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方完。罗中夏开始听时尚能认真思索一番,后来逐渐提不起兴趣,亏得有禅心和前一个月修炼国学的底子在,才不至于睡着。等到诸葛一辉说完以后,他如蒙大赦,急忙对十九道:“讲得真好,咱们继续走吧。”
“你的笔灵,在这里没有什么反应吗?”十九关切地问。
“嗯,目前还没有,应该不在这一带,我想也许去其他地方转转就有收获了。”罗中夏巴不得快点离开。
他既然这么说了,别人也便不好再说什么。一行人从印月池继续朝山顶走去,一路蜿蜒攀缘,时而隐入香樟古木之间,时而登到山脊之上。前后走了两小时,累得平日里极少锻炼的罗中夏气喘吁吁,甚至连十九都不如,吃了颜政不少嘲笑。
在罗中夏体力即将全部耗尽之前,他们终于到了仁寿寺的后院。仁寿寺位于南明山中一处开阔的山崖侧,已经非常接近南明巅峰。罗中夏以为这仁寿寺一定又有一大套典故说法,不料诸葛一辉没进寺庙,而是带着他们绕过山墙,继续朝山顶走去。
大约又爬了十分钟,众人视野陡然开阔。只见四周峰峦耸峙,丹巅削壁,而眼前一条羊肠石路,两侧俱是深谷,更是险至毫巅。然而就在这毫巅方寸之地,却拔地立起一扇高逾十几米、宽六七十米的巨大石壁,有如一片巨大屏风横在峰顶,堪称神来之笔。石屏四下云雾缭绕,颇有出尘之气,远处藏青色的括苍山脉连绵拱卫,实在是个天造地设的留名之地。这里便是南明山的最高峰——云阁崖的所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