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里的铡刀,闲不住,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叛臣,也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先收押归案,查实一人,三查五复之后,朕批红一人。”
赵桓想了想,这些人留在朝堂里,也是个祸害,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给自己来一刀,反而更耽误事。
还是李纲说得对,仁善这个东西,是要分人的。
不能将自己的仁善给了不该给的人。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但愿朕做这些事,大宋臣民们能够正确的看待,而不是畏惧。”
至于臣民会不会畏惧自己,他也无法左右臣民们的想法。
大宋的皇帝是官家,不是天子。
大宋的百姓会送大宋皇帝灯盏,在上元节挂在宫闱中,以示与民同乐。
可是自己这屠刀一举,恐怕大宋的百姓们,会畏惧自己这个越来越强势的皇帝了。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却又不得不如此。
自己貌似在李纲铺设的路越走越远了,也就是越来越向着强权皇帝而去。
他笑着说道:“朕回了趟汴京,杀了三千金国黑水司的探子。杀了近三百人的叛臣。”
“都是些该死之人,朕倒是不忍心杀戮,制造杀孽,可是他们偏偏要撞到朕的刀锋上来!”
《吊古战场文》前前后后经过了数次,算是彻底结束了风波。
大宋皇帝杀的血流成河,三千三百人伏诛,三百余户迁往岭南而落幕。
赵桓在文德殿整整熬了十几天,熬过了整个正月。
每天做的事,就是反复核查这些人的罪状,召这些曾经的臣子上殿,询问案宗是否有误。
但显然程褚这个人办事非常细腻,他报上来的这些人,无一例外,全是证据确凿的人。
赵桓还因为见这些叛臣,被一个叛臣骂的狗血淋头。
无外乎一些重视武将,抬高武夫的地位,最终也会死在莽夫的手里,再现当年关陇把控朝政之危局的言论。
关陇集团,宇文泰创立了府兵制度,定下了基本国策“关中本位政策”,立下了八柱国、十二将军基本西魏格局。
十二大将军出将为相,不光是军事统帅,同样是政治领导核心。
至此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关陇显赫的十二大家族,一直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
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八柱国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十二大将军之一。
大概到唐玄宗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