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重回现场
《看历史》杂志 主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重回现场,中国历史的侧面Ⅲ:历史的缝隙与灰烬,《看历史》杂志 主编,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h2>开元,全盛之日</h2>
公元713年阴历十二月一日,唐玄宗发布了改元文书,在这份被称为《改元开元之年大赦天下制》的文书里,大唐皇帝昭告天下,从此日起,年号改“先天”,第二年为“开元”元年。改元赦制以恩为主,同时加以惩罚、警告,意欲收拢各种政治、军事势力。
就在这年七月初三,玄宗先发制人,肃清太平公主集团成功。他的父亲、太上皇睿宗亦于同日归政玄宗,搬出了大明宫太极殿,搬进了百福殿。妹妹和儿子的火拼,把他推向了穷途末路。次日,他在隐退诏书中说自己放弃剩下的权力,从此“无为养志,以遂素心”,彻底退出政治舞台。至此,二十八岁的玄宗成为名实相副的帝国君主。自从710年反对中宗韦后的政变以来,他在和阴险的政治阴谋不断斗争中,成长为一位有经验的统治者。
玄宗登上承天门,向百官公卿、大唐庶民们宣布制书,大赦天下,分封王亲,奖掖功臣。年轻的皇帝表示将“当与亿兆,同此唯新”。
从武后、中宗、睿宗以来的政局变乱归于平静,一个辉煌的时代开始了。
武后时期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众多人才,帝国最杰出的学者和优秀的行政官僚为玄宗服务。同州刺史姚崇,提出十条改革纲领作为出任宰相的条件。这十条建议,要求皇帝个人仁爱、节俭,树立个人权威,司法上追求公平,政治上则开明有效,禁止宦官和外戚干政。寒族出身的左拾遗张九龄也给姚崇提出忠告“远诌躁,近纯厚”。这六个字堪称开元中以前的政治气象。
由此唐朝开始了一段和平繁荣的顶峰时期。开元天宝经济之盛以海内富实载入史册,是时国家粮仓储满,陈腐不可较量,私仓亦然,家家粮储“皆及数月”。整个社会物价低廉,是一个“天下无贵物”的时代。人们可以便利地周游各地,南到荆、襄,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到处都有客店,商旅行人远行千里不需要携带武器。
玄宗则是唐朝在世界主义时代最荣耀的君主,他成了一切具有浪漫色彩的事物的象征。在他统治的早期和中期,堪称是历史上最为出类拔萃的皇帝。在这个黄金时代,大唐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吸纳外部文化的精粹,形成一种开放、融合、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据《唐六典》记载,是时与唐通使的国家多达三百个。日本遣唐使到达长安15次,东罗马帝国先后7次遣使至长安,阿拉伯帝国曾36次派使节,西域各国“入居长安者近万家”。佛教的高僧大德居住在长安的佛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