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2章 合纵(二),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的糖衣炮弹打的放弃了许多原则和底线。
因为他也是如此!
不然,那稷下学苑和颍川学苑的资金怎么来的?
他们师兄弟以及上百的弟子门人,是如何在这长安城里,住得高屋大宅,出入车马相随,锦衣联袂?
总不能就靠着那点博士官的俸禄和太学的津贴以及补助吧!
想到这里,董仲舒的心里其实是苦涩的。
若有可能,他根本不想要商人的钱,也不愿意接收那些资质残差不齐,品行也是高低不一的商贾子弟。
本来说好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结果,在现实面前,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在趋向于利。
就连当今天子,嘴上虽然不去谈论义利,但实则,所作所为,很多时候,都是盯着利益走。
有利可图,立刻就抛弃了嘴上的那一套,马上就去做,倘若要赔本的时候,则斟酌再三。
董仲舒甚至听说,如今的兰台尚书,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计算投入的得失与产出。
好好的国家,渐渐沦为利益的殿堂。
偏偏却又看上去正义凛然,仿佛神圣无比。
这真让董仲舒有些看不太明白!
胡毋生也是抬眼望了一言董仲舒,师兄弟两人都是尴尬的一笑。
“自元德二年,陛下行博士分级之制以来,天下博士在册已近四百……”胡毋生拿起茶杯,闻着香气,慢条斯理的道:“其中,八成为四百石、六百石及千石博士……”
这事情,听上去似乎与如今的石渠阁会议无关。
但董仲舒知道,恰恰相反,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
通过博士官分级制度,当今天子实现了他最大的一个目标——打破权威和学术的垄断!
在从前,汉家博士,地位清贵,尊崇,受天下敬仰!
但现在呢?
长安就有一个笑话:当你站在大街上时,看到儒冠者路过,拿个石头砸过去,十之八九,必是博士。
这个笑话虽然夸张了些,但却也不无道理。
当今天子通过不断扩充博士的队伍,让博士这个头衔烂大街,直接导致了曾经公认的权威和学阀的标志——博士体系的崩溃。
更进一步引发了诸子百家内部的纷争。
在以前,那些小派系,小学派,要是敢唧唧歪歪,一位类似董仲舒或者胡毋生这样的博士站出来,足以一锤定音,让他们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