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湖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9章 华亭顾扒皮,芳明1128,西洋湖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宣和七年二月初二,秀州上海滩,一场无声的金融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自从明海银行在此地开设以来,江南百姓的生活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随着明海银行在上海滩的分行逐渐开展业务,当地百姓初次接触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服务。明海银行推出的存款一分利、贷款三分利的政策对于习惯了钱庄「九出十三归」高利贷的百姓来说无异于天赐良机。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借贷门槛,还第一次让百姓明白了「储蓄」的概念(这个时代的钱庄只服务大户收取保管费也就是存款负利率)。这些原本不敢奢望能够存钱的百姓,突然发现明海银行给出的存款一分利和贷款三分利的条件,远远优于传统的钱庄和地主大户们的高利贷。以前需要忍受「九出十三归」的压榨,如今,明海银行的低息贷款让许多穷困的农户和小商人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在济州岛、舟山岛和明海商会控制的其他地区,这种新金融体系推行得十分顺利,民众乐意将辛苦赚来的钱存入明海银行,而明海商会雄厚的资本和信用也迅速巩固了其在这些地区的经济地位。然而,在宋朝控制下的秀州(现上海闵行以南和嘉兴),却远非如此平顺。
但明海银行的快速崛起,也刺痛了当地的既得利益者——顾扒皮,秀州最大的地主和钱庄掌舵人。他在江南地区经营多年,以钱财控制民生,几乎垄断了当地的借贷业务。对他来说,明海银行的到来,不仅仅是挑战了他的财源,更动摇了他多年来精心建立的金融和社会秩序。
华亭县向来是顾家势力的腹地。顾扒皮,本名顾昌,是当地的大户,他手下掌控着数家钱庄,财力雄厚,并以放高利贷「九出十三归」闻名。这些钱庄和地主大户盘剥着百姓,强势控制着当地的经济命脉,百姓一旦借了钱,往往就陷入了无止境的债务泥潭。
然而,当明海银行在上海滩设立分行后,顾扒皮很快察觉到情势的变化。百姓纷纷涌向明海银行,将钱存入银行,并选择低息贷款进行耕种或小本生意。明海银行的低息贷款迅速抢走了顾家的客源,让原本依靠高利贷生财的顾家颇感压力。
顾扒皮看着逐渐冷清的钱庄,心中怒火中烧。他在自己那宽敞的宅院中踱步,听着管家汇报来自上海滩的消息。
「老爷,现在不光是百姓,就连一些小商户也开始去明海银行存钱、贷款了。他们那些存折和银钞……流通得比咱们的银子还快。」
「哼,这些海贼!怎能如此猖狂!」顾扒皮怒气冲冲地拍了桌子,茶盏翻落在地,「这是大宋的地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