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福尔索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朋友·客人·同事:晚清幕府制度研究,K.E.福尔索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h1>社会背景</h1>
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始经历了一场备受蹂躏的遭遇,其影响至今犹存——这就是中国文明被一种彻头彻尾的异族文化所入侵、征服。这一来自世界另一半球的文化,对中国来说并非完全陌生,此前几百年间它们曾经有过程度不同的接触,但是中国人却一直将其视为不过是另一种蛮族文化而已。然而,到了19世纪,欧洲国家开始执行更具侵略性的政策,执行这种政策的动因是商业竞争,它以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为后盾,包括经济、科学、政治、宗教以至社会思想,所有这些,对中国人来说全都是格格不入的。这一政策上的变化,中国人并未觉察到,他们仍将西方人看作是野蛮人,在与之打交道时,仍然坚持用与一切未开化民族打交道时使用的那种历史悠久的方式——与其保持一定距离,而又对其施以恩惠,这是世界上惟一真正文明的民族施于上述愚昧民族的那种恩惠。
随着19世纪渐渐逝去,中国人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军事失败,与此相伴随的是被迫在经济和领土上让步。一些目光较为敏锐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这些外国人是一种新型的夷狄,与以往的征服者不同,他们不是来占领中国,然后用中国的方式来统治中国,而是确实停留在中国领土的边缘地区,满足于在经济、宗教和智能上战胜这个国家。这种夷狄用朝贡制度这种惯用的方式来对付是不行的,特别是由于他们拒绝承认中国固有的上国地位,拒绝谦恭、感激地接受中国皇帝垂赐于他们的任何恩惠;相反,他们坚持要求平等相待,坚持中国全面开放通商、传教,而不要有什么限制。另外,他们还带来了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法律制度和一整套新的国际关系所应遵循的准则。更为严重的是,如若他们的要求得不到允准,他们就会发动一场依恃坚船利炮可以轻易取胜的战争!整个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中国不仅在对外关系方面面临着如此令它感到莫名其妙的问题,在国内,1850年代和1860年代清政府还被卷入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起义之一——太平天国起义之中。这次起义,除在1864年被镇压前威胁着清王朝的生存外,还在思想和宗教上与西方世界有着联系,向这个王朝的支持者生动地表明了西方入侵的危险。
在这种内忧外患交织的似乎已经没有希望的局势中,一些汉族疆臣在失望之余,转而求助于一种非官方、非正式的制度,这种制度作为中国政府刻板僵化的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久已存在。他们想以此为招徕人才、制定方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