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K.E.福尔索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章,朋友·客人·同事:晚清幕府制度研究,K.E.福尔索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h1>传统的幕府</h1>

“幕府”一词用于指活跃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地方官员私人聘用参谋人员的制度,而以清代(1644—1912)最为盛行。第一个字——“幕”,按照中国最早的词源字典《说文》(编纂于公元100年)的解释,是“帷在上曰幕”;第二个字“府”是“文书所藏之处”,[1]这个字更早的基本的含义仅仅是“仓库”,但它最后却有了“政府”的涵义,用来指政府办公的地方或地方政府,然而它从来不用于指帝国中央政府。[2]这两个字合起来即是“幕府”,其含义的进一步引申则是“军事政府”,这里的“幕”则指军队驻扎用的篷帐,这个词最早就是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军事环境的。

使用“幕府”一词现存最早的记载之一见于《史记》。在谈到列于公元前229年的赵国名将李牧时,《史记》上说:“(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幕)府。”[3]这段话表明,军事将领们不但负责军政事务,也常常负责民政事务,特别是驻扎在边境地区者。《史记》上对这段引文解释说:“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帟为府署,故曰‘莫(幕)府’。”“将军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幕)府’。”[4]

为了适应军事战略和后勤供应的需要,也为了适应民政的需要,战国和汉代的将军们大行“养士之风”。后汉史学家班固(死于公元92年)说:“窃见幕府新开,广延群俊四方之士。”[5]养士之风兴于周末及战国时代,当时的王侯和富豪常常帮助那些读书人,情形和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达官贵人们的做法十分相似。孔子周游列国寻求支持者以便将其主张施之于治理国家时,就得到过许多王侯的帮助。《孟子》上说:“(王)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6]这种风气在秦汉继续发扬光大,不但军事将领养士成风,高级文职官员也竞相仿效。很可能是秦始皇生父的吕不韦有3000食客,汉武帝时(公元前140至前87年在位)大将军卫青手下也有很多文士。正是由于这种养士之风,国家才“视府为智士之渊薮”。[7]

军政制度与养士之风相结合,造成了汉代的幕府制度。幕府起初基本上只是军事参谋机关,以后扩大到参赞民政,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地方官员进行统治的需要。在汉代,郡、州所有下属官员如别驾、治中、主簿和功曹均由其上司个人任命。汉安帝(107—126年在位)和汉顺帝(126—145年在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因为风就在那里

玖月晞

重生七零:我在军属大院养娃

付雨柔凌自寒

非典型狗血

橘上洲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不败神婿txt下载

杨辰

终焉的骑士

西贝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