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2章 观澜山长——赵祯,调教大宋,苍山月,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停停停停。
那个单章主要是说后面那几件事儿,‘断章狗’只是调侃……而且……我那也算解释?你们也太好糊弄了吧?
其实挺喜欢你们这种笑骂的,说明真的看进去了,说明大月月抓住你们的心了。
继续,这是一种交流,正合我味口的交流。
……
观澜商合。
若说这十年间,唐奕除了燕云还做了什么,可能就只有观澜商合了。
这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为唐奕和赵祯带来多少财富倒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间,它在悄然地改变着大宋百姓的生活方式。
北方的宋民不再为市面上可以买到南边的特货而新奇。
东边沿海的水产,也不再是渔季多如土,卖个白菜价的贱物。因为观澜槽运的船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收购,然后或晒成干货,或冰鲜冷藏,发往全宋。
老百姓冬天的饭桌也开始有绿色,南方的鲜菜,又或是观澜的冬菜已经到了寻常百姓家。
从大辽运来的贱牛,使着牛肉不再是稀罕物,禁止屠牛的律令也越来越形同虚设。
种种微妙的变化,正一点点把大宋的原始自然经济盘活,把整个大宋联通起来。
物活,则人通。
虽然华联铺的奇货价格相对较贵,但是,至少城镇中的富户愿意花钱享受这种改变,进而带动一方商贸欣欣向荣。
唐奕前一世只是一个普通的化学硕士,对于经济与政治,只局限于考研时的一点点累积,还有超越这个时代的一点点见识。
这些年,对于怎么盘活大宋这潭死水,唐奕也是与赵祯商量,与老师们讨论,与史为鉴。
但是,纵使摸着石头过河,不论赵祯,还是范仲淹,亦或是唐奕,都有一个共同认识。
那就是,想让大宋活起来,而且还不能像庆历新政一般硬力改革,只有一个办法:
先让钱活起来!
……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财富达到一定高度,就会沉淀在土地之上。
说白一点儿,就是富户大族有了钱之后,最终的流向绝大多数是买地,无止境地买地。
注意!这种买地可不是后世的房地产,而是实实在在地养活人的土地。
农耕社会,土地就是根本,土地就是最高信仰,土地就是财富保值的终级选项。
这就好比一条永不断流的大河,流入一个没有出口的死湖,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