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姜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一一二,大秦相国夫人,红姜花,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瞪大眼:“可是,可是我不懂啊!”
赵维桢无可无不可:“你为国君的夫人,既懂小篆,也懂礼仪,有什么不懂的?”
也,也是哦。
子芈也上过蒙学,见过楚国的蒙学先生。面试个文书工作者,与宫中内务官员差不多。
她想了想,迟疑点头:“既然君上信任我。”
这还差不多!
赵维桢算是发现了,子芈这姑娘虽然一派天真,但她其实胆子挺大的,能担事。
“就交给你了。”她笑吟吟起身,绕到了书房内间。
片刻过后,学堂的管事引人进门。
影视剧里的赵高形象往往是个阴阳怪气的太监,恨不得直接把“奸臣”两个字写在脸上。而赵维桢悄悄拉开帷幕一角,落入眼帘的形象既不猥琐,也不太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人。
赵高生得还算可以,能称之为中上之姿,重点是一身收拾得足够干净利落。
穿得简朴,却很干净,加上不卑不亢的气度,这就很招人喜欢了。
少年人进门,一抬头看见案后端坐的并非夏阳君,他身形一顿,却没惊讶无措。赵高仍然是规规矩矩地向子芈行礼:“见过芈夫人。”
“夏阳君有事抽不开身,又不想叫你们多等。”子芈温声道:“就请我来先见见你们。你不用客气,起身吧。”
“谢夫人。”赵高收起双臂,挺直脊背,却没抬头。
“你姓赵。”
子芈好奇道:“可是宗室后裔?”
“回夫人,并不是。”赵高诚实回应:“虽同姓同氏,却是平民,到大父才入咸阳。”
赵维桢心中了然。
历史上赵高的身世姑且是个谜。一说他为秦宗室远亲,一说他是赵国宗室,入秦是为赵国复仇——后者显然离谱了点,根据赵高的年龄推算,他总不可能人快四十了才来咸阳当宦官。
与子芈面见的赵高,说话有秦国口音,但他说到了爷爷这辈才来咸阳。
是秦人,却不是秦宗室,基本上把两个猜测全部排除了。
“原来是这样。”
子芈若有所思。
她第一次当面试官,多少有些没经验。好在子芈反应很快,短暂地沉默过后,她又过了一遍赵高的简历:“你的小篆很好看,带字帖了吗?”
“带了。”
赵高立刻把备好的字帖呈上。
站在赵维桢的角度看不到字帖,但她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