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骨生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院试正试结束后, 复试开始前,也就是刘学政和其他山长、幕友一道评卷的时间了。
山长和幕友只有帮着评卷的权利,并不能干涉出卷。
所以他们也是在这会儿阅上卷了, 才知道刘学政出了那样一道刁钻的诗题。
尤其是几位山长,他们书院的学生也就下场的, 当然不是本场, 而是在其他地方参加。
对上这诗题,他们不约而同地庆幸想到,幸好自家书院在五百里开外,也并没有这边的学生——毕竟时下条件所限, 一般不会有人去五百里开外的地方读书, 这样回原籍科考,也太麻烦了。不然若是自家学生遇上这样的题,简直是让人痛心!
他们心下想法不一而足,面上倒也不好表现出来什么, 只打听道:“大人怎么想着把这么两首不相关的诗截搭在一处?”
刘学政坦然道:“家乡祠堂对联就有这么两句, 不说妇孺皆知,只要是认得字的, 都记得住。”
山长和幕友被这话狠狠一噎。
你家乡祠堂有这么几句诗,你就拿这个截搭了出题?
旁人不知道这个,这截搭出来的两句本也不算是顶出名的名句, 一下子想两个出处, 还得糅合在一处写, 这不是要人命了?
当然如果出这题的人是当代著名的大家文豪之流, 家乡的轶事趣闻广为流传的, 出这题到也算是相得益彰, 可一个礼部郎中充调的学政这般……还真把自己当盘菜!
山长和幕友兀自腹诽, 虽仍未表现在脸上,刘学政自己看了几份卷子,也咂摸出来了一些来——自己出题好像确实出的偏了一些。
他是第一次出京充调学政,青州府的正试也是他主持的第一场院试。
若这一场就难倒了绝大多数考生,人数凑不够复试,怕是真要不好收场。
他便描补道:“如此的话,那诸位评卷便把诗题拆成两句看,破了前头半句和破了后头半句的,都算对上了题。当然若能把前后两句都破出来的,就更在优等之列。”
这无形中其实是放宽了纳入的范围,毕竟两句诗嘛,就算再难,破出一句总还是行的吧?
毕竟只是院试的正试,松一些倒也无妨。
众人也就不说什么,各自阅卷给出自己的评分。
没再被人团团围住追问了,刘学政自己也松了口气,他也开始阅卷,越往下看他就越觉得自己得亏是放宽了要求,让他人把破半道题的也按着正确算,不然这复试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