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骨生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还真要凑不够人!
当然也有十来份卷子,能把两句诗的出处都想出来的,这些人扣题更紧,毫无疑问地就可以排进前列。
让刘学政最满意的,那居然是有一份卷子里还特地写了‘琵琶’二字。
看看,他怎么也算是一代传奇,从贫家子爬到了今时今日的地位,还是有些考生跟孺慕大家文豪之流一般,孺慕他至此的!
院试只糊名,还没有乡试那样往上一级考试才有的誊录步骤,所以刘学政他们阅的都是原卷,他不自觉地就多看了两遍这卷子。
正试只用来刷走一半人,后头给出进复试的名单即可,也并不用排名次先后,所以进度十分之快。
名单出来之后,复试之前,一众山长和幕友你看我我看你的,想推个人出来劝谏刘学政一二。
这正试毕竟只是初试,出点岔子还能圆一圆,这复试可事关秀才功名的。
这要是再照着初试的试题再来一次,保管让这届考生对这场院试毕生难忘,刻骨铭心!
这留下的当然也不是什么好印象,刘学政本人的官声必然被影响!他们这些来做义工帮着评卷的,名声上头也很有可能受到牵累。
刘学政也知道其中利害,忙道:“复试的题目简单!诸位放心!”
…………
两日之后,穆二胖和任舜、赵修文就一道参加复试了。
穆二胖前头发挥好,这两日也休息得当,已经完全恢复了最佳状态。
任舜和赵修文的脸色则仍有几分苍白,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而同场的其他学子大多也都和他们二人境况差不多。
而前头跟他们结保的另外两人,则已经被刷了下去,无缘这第二场了。
不过已经是复试,他们前头已经在学政和军士面前露过脸,亲自书写的正试卷子也已经留档,便也不大可能再发生替考的现象,所以五人结保这规矩就松了许多,二三人在一处互相担保就成。
说到这个,任舜和赵修文知道能进复试的时候还挺懵。
因为赵修文都只破出了‘诗在玉屏风’那句,用了杨学士的典故作主旨。前头那句诗他并没有学过,亦或是读过但并没有印象了。算是只破了半道题。
任舜倒是两句都破出来了,但是他正试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用来想诗题,而有些忽略前头的文题,所以那文章对比他过去所作,逊色不少。
穆二胖就用了沈翠的话来劝慰大家,“初试的题目对咱们难,对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