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万出头,每户平均下来,差不多七口人,有土地的女子占了四成半还多。”
张希孟说完之后,又拿起领一份公文,“这个是孙炎递交给我的,根据他和下面人的走访,在乡村有一半以上的农活,是女人负责的。在淮西一些地方,这个比例还更高!”
李善长皱着眉头,将两份公文接在手里,看了又看,“张相,这个结果确实吗?男耕女织,一向是男人在外耕田,女子料理家务,现在怎成了女子负担大部分农活?不会是弄错了吧?”
张希孟淡淡一笑,“李相,男耕女织,古已有之,但是还有一句话,李相不可能不知道。”
“什么话?”
“精耕细作!”张希孟笑呵呵道,其实仔细研究农村的耕种,除了驱赶牛马耕田之外,不管是播种、插秧、除草、收割,乃至最后脱粒归仓,女人都是参与的,甚至有些活儿干得比男人还好。
诚然男女在体力上有所差别,但绝非不可逾越。
有些健妇甚至也能驾驭牛马,耕田干活。
男耕女织,可不意味着女子就不用管农活,只是一心纺织就行。
当然了,如果是土地紧张,人丁滋生,男人到处都是,自然就不需要女人下地了。但是女人也不能闲着,而是要在家里不停纺织劳作,把织出来的土布拿到市面换钱,贴补家用。
一些手巧的妇人,她们每年能赚到的钱,甚至可以是丈夫的好几倍!
既然妇人这么能干,能赚这么多,为什么依旧是男人当家说了算呢?
这就涉及到了千百年来的农业传统,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粮食是大于金钱的!安全重于利润!
这话后世的人未必能理解,但只要问问老朱,他就一清二楚了。
朱元璋的家是怎么破产的?
天灾,瘟疫,缺少粮食,父母饿死,兄长饿死,家破人亡,无法维持,他和二哥只能分道扬镳,一个去当了赘婿,一个出家当和尚。
对于朱家这种普通农户来说,金钱并不能帮着他们抵御风险,或者说当天灾降临的时候,粮食比金子还值钱!
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改稻为桑?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是一步死棋!
抛开所有的算计不讲,你让老百姓改种桑树,可一旦天灾来了,生丝没法填饱肚子,桑树换不来粮食。
朝廷跟老百姓算能多赚多少银子的金钱账,老百姓要算的是如何活下去的账。
千百年来,朴素踏实的生存经验,把老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