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5章 万历朝特色王化道路,朕真的不务正业,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15章万历朝特色王化道路
开平卫大捷,速把亥之死、敌人的一触即溃,都代表着北虏的抵抗意识已经完全崩解,这就是战争的根本目的,彻底消灭对方的抵抗意志,服从于己方意志,任由大明施为。
土蛮汗,孛儿只斤·图们的统治岌岌可危,他的黄金血脉,已经压不住蠢蠢欲动的人心了。
开平卫、应昌、全宁卫、大宁卫等地方,原先都隶属于北平行都司,北平行都司都司治所,就在大宁卫。
北平行都司,从永乐年间宁王府内迁起,北平行都司诸卫逐渐内迁,最终完全弃置。
这是兴文匽武的大势所趋,自朱棣亲征并且在亲征的路上龙驭上宾之后,兴文匽武大势已成,早在永乐十九年迁都之后,大明内部对于不断北伐造成的困苦,已经有了极大的反对意见。
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方宾、工部尚书吴中等人,在永乐十九年,以边储空虚、内外俱疲、圣体欠安为由,反对明成祖继续北征。
夏原吉自永乐元年任户部尚书,这户部尚书一坐就是十九年的时间,历经郑和下西洋、明成祖北伐、北衙建都鼎建、永乐大典,夏原吉这个户部尚书,一直在忙前忙后的支持着成祖皇帝的雄途霸业,而夏原吉坚决反对第五次北伐除了数次北伐内外交困之外,还有明成祖自己的身体。
戎马一生的成祖皇帝在晚年身体多恙,旧伤反复复发。
兴文匽武的风力在明成祖走后,彻底成为了大势,在精算的风力之下,大明不断弃地,最后京城成为了矛盾冲突爆发的第一线。
“免礼。”
“陛下啊,臣以为这羊毛生意,大有可为啊!”王崇古开门见山,说起了重点。
在万历元年王崇古回到宣府堵长城鼎建窟窿时,王崇古倾家荡产,才凑出了200多万银,堵上了窟窿,现在一年收入就是过去二十年积累的一半。
王崇古目光一凝,立刻拿起了内阁送来的捷报,打开看了好久,王如龙所辖军卫,属于边军之一,边军没有进攻能力,是戚继光当初的断言,即便是全饷之后,大明对边军的要求,也只是能守住城池,击退来犯之敌。
大明次辅王崇古在送走了自己儿子王谦,王谦就像是一个躲在豺狼虎豹身后的幼兽,到了他开始四处狩猎之时,少了王谦弄出来的鸡飞狗跳,王家府上变得彻底的安静了下来,这种安静加上几分老人迟暮,多少显得萧索。
提高皇帝的斩杀线。
他之所以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