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周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50 章,庶子的糟心科举路,久周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才中了童生的名声。
事情过后,大家再仔细想想,只觉得当初有这个想法也真真是奇哉怪也。
镇国公府的名声是整个京城都传遍了的,但凡是个读书人,那都是要绕着镇国公府走的,深怕沾上点“庶子不可教”之气,让自己也变成了蠢材,更别提文官们了。
那些个文官们,谁会放弃了自己的清名,来替镇国公的小儿l子搞这种科举舞弊,但凡镇国公的这个幺儿l
跟前头那两个似的,这不就是拿自己的头颅当儿l戏么?
想想这都不可能啦。
所以,叶家前头几个不喜读书,是因为文气都到了这位小三爷身上了?叶家这小三爷难道真真是文曲星?
民间向来迷信,如今科举又是唯一能让人晋升阶级的渠道,只要能让自家的读书人得个功名,哪样的菩萨他们都愿意拜上一拜。于是,民间甚至出现了私底下拜叶居敬的行为
当然,这会儿l叶居敬也没心思管自己的名声到底如何,因为院试的告示已经在试院门口张贴出来了,也就是说,院试在一个月以后就要开了。
原本,按照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叶居敬是童生试的头名,只要去考了院试,这秀才的名额铁定是有他一个的。
但毕竟发生了这样的风波,这心照不宣自然是没了的。
甚至于,考官为了避嫌,若是叶居敬的卷子略微有些不够优秀,主考官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会优先罢黜叶居敬。
而叶居敬若是再想挣个案首,那更是难上加难。
院试肯定是要比童生试的府试和县试更加规范的,比如院试是有学政负责主持的,也就是院试的主考官。
学政,那基本上都是皇帝钦定的,基本上是由各部的侍郎或者京中其他官员充任的,可谓是“有衡文育才之责”(大清会典事例),但凡有点污点,都当不得这学政。
为着防止科举舞弊之事发生,但凡今日定了人当学政,第二日那人便得出发赴任去。
哪怕,京城这儿l也就是顺天府的学政就在通州,可却也得在接到任命以后即可赶赴通州去。而且作为学政,不得私下见当地的官员学子,就连各衙门递送过来的公文都得先检查了,确保没有拆动,也没有夹带,这才能送到学政跟前来。
更不用说到了院试临近的时候,非紧急要务,都能将公文送进去。
但哪怕是规定如此甚严,但也不是没有寻空当的时候,比如可以想方设法了解主考官之前写过的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