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周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50 章,庶子的糟心科举路,久周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做过的诗词,这便能从中看出主考官的偏好来。
若是主考官之前写的文章华丽,那院试的时候自然是要把文章往花团锦簇上写,反之则是得往务实上写,毕竟主考官的喜好,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考生的“生死”
学政三年换一届,如今未到三年,学政自然是没换,还是那位张太傅的弟子沈大人,据说还是得意弟子,光是这一点就够让叶居敬需要紧张的了。
以镇国公府的势力,打探一下这位学政之前写过的文章诗词却也还是容易的。
这位沈大人是张太傅弟子中少有的不是世家出身,而是贫寒子弟,凭借着少有才名,这才拜入到张太傅的名下,所以沈大人的平日所写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务实之作,从不写那些华丽之词。
但偏偏叶居敬虽然两世为人,但都出身于公侯之家,虽说只是庶子出身,可却也没真正了解过农家事,再加上这两辈子大半的岁月他都基本上囿于后院之中,唯一出去的那几次也不过
就是回祖籍去考试罢了,哪怕是确实把圣贤书读得通透,但若是论起实干来,他不过就只能纸上谈兵罢了。
原本,朱夫子还劝叶居敬投主考官之所好,改变一下文风,到底是该往质朴上发展。
但看了几篇叶居敬改变文风以后写的文章,朱夫子沉默了许久,这不是质朴,这完全就是味同嚼蜡。要是叶居敬真在院试上这么写,那大抵是不可能得案首了,恐怕是中个秀才都得看运气。
“三爷到底年纪小些,历练的也不够,若真真为了投主考官所好,特意往质朴上发展,反倒是弄巧成拙了。”
朱夫子没说的是,原本他只当三爷是通读了圣贤书,学问甚至超过了自己,院试得个案首也在情理之中。但如今看来,三爷到底是年岁还小,经历也不足些,锦绣文章做得,可在科举或者说朝廷要的文章这一道上头,三爷还是欠缺。
叶居敬原本也就是这么想的,他擅长做锦绣文章,要是让他特意往返璞归真了写,那就写得十分痛苦了,倒不如按照自己的原有的文风写。
院试的规矩跟县试和府试也差不多,只是更加严格罢了。
等到考试那一日,五鼓时,便有提调官在大门口点名,点名之后,才搜检入场。
是以,叶居敬倒是要起得比县试和府试早上不少。天都没亮就得已经得出门去试院外候着了,照旧由叶居礼陪着出门。
这回是要先在试院门口点了名,再进行搜检的,所以倒也不用排队等着搜检,反倒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