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蓝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我力能扛鼎,宣蓝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嚯,你哪儿来这么些银子?”华二爷愕然笑了:“年纪不大,私房钱比舅舅还多!”
华琼没好气:“她成英雄了呗。”
东西市之间隔着大半个京城,花楼失火、巾帼女杰的事只传过来个影儿,并不真切。
这也不是什么体面事,荼荼还受了伤,要是留了疤,将来兴许还会影响婚嫁。华琼从唐府回来后闭紧了嘴巴,跟谁也没讲。
眼下,她三言两语岔开这茬,只抓着荼荼说。
“跑商跑商,哪有装着银子去进货的,那不是白跑了半趟么?买入鬻出,银子货物来回流转,才能赚得了钱。自然是得从京城备好头批货,去了南边卖出去,再买上南货回京,换成银子——跑一趟商,要做两道买卖,明白了吗?”
噢!唐荼荼懂得道理,却又迷惑起来:“那我应该备什么京货?二舅这回去苏杭带的是什么?”
华家两位爷都在西市左近住着,统共离不过一里地,上边老父亲还健在,两家人每个月都要回老宅聚几回的。
前阵子,华姥爷天天吹荼荼的术算本事有多厉害,在几个亲孙儿面前把荼荼夸出了花儿,叫家里几个少爷都有些不忿,最近天天拿着算盘练手速。
华二爷有些意动,以为三妹是有心叫荼荼继承衣钵,结果爹那边,吹着吹着就没下文了。
华二爷一问,噢,荼荼还在街上学卖鱼呢,一时有点哭笑不得。
这会儿他再瞧,荼荼这孩子也不像是个有生意头脑的。丫头岁数小是不假,但十四岁的姑娘就要奔着嫁人走了,担不起大事来。
华二爷这么想着,再看荼荼,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丫头了,哄孩子一般温声细语跟她讲。
“舅舅这趟带的是织毯,织毯分两种,地上铺的地毯和墙上挂的壁毯,是织造局的老嬷嬷们造出来的,以前都是宫里的御用品哩。”
唐荼荼一听织造局,又见他脸上有自得之色,大约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织毯,是燕京八绝之一,属于宫廷技术,制作工艺不简单,是用羊毛搓成线,染好色,再一根一根编织成的——但放到当世无数精妙绝伦的手工艺品中再看,这工艺上的“不简单”,还不算多难得。
难得的是这织毯,是王公贵族家里才有的体面。
唐荼荼在容大人家里见到过,他家正厅里铺着一条,是一块一丈见方的漂亮地毯,一张毯子上的图案繁复至极,汇集了八宝、花卉和珍禽异兽。
她猜是因为计省份例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