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蓝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我力能扛鼎,宣蓝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来北往的各种货物都要过一遍手,稀罕物件就留下了。
正如二舅所说,织毯以前是御用品,寻常的官家家里都没有,不是买不起,是市面上压根见不着,只有天家赏赐一途。
因为织毯中最主要的羊毛都是新疆来的。早年新疆那边的羊毛供应量少,直到西辽亡国,其遗脉向东逃窜之后,西辽那块地界才被蒙古攻破。
蒙古铁骑攻而不治,打完仗就走了。当地才渐渐开始有商人背着特产,在风沙大漠中艰难行走,搭上了东疆的丝绸之路。
羊毛织物慢慢从皇家贡品,飞入了官家,却还没下沉到民间。
织造局此时造出一批能往南边走的织毯来,应该是想往南方试试销路。那舅舅手里头这批货可能就是京城头一份了,确实值得自豪。
唐荼荼有一颗还算机灵的脑子,听别人说完之后,她能连蒙带猜地把道理想明白,可要问她自己要备什么京货,她就又一问三不知了。
七百两能备什么货,买什么特产,南边缺什么?还得是能经得住车马颠簸、经得住南方闷热潮湿,能长存久放不容易坏的货品。
太难了,唐荼荼脑门上大写着“迷茫”二字。
“舅舅什么时候出发?”她问。
“这月二十四,查过黄历了,那天最宜出行。”
那就是还有十天的工夫准备,唐荼荼盘算着:“行,我回家仔细想想。”
华琼笑道:“你坐家里闭门造车,能想着什么好主意?生意哪里在家里想的?”
她话锋一转:“你倒是运气好,回回都能赶巧,从明儿起每天早早起来,跟娘去南市转悠吧。”
唐荼荼问做什么去,华琼却笑眯眯不再说了,只约好了碰头的时间地点,打发她回家了。
唐荼荼身上的烧伤没大好,怕留宿在这里叫家里边担心,在华府吃过晌饭便回去了。
一听她说这几天要日日出门,唐夫人免不了埋怨:“伤还没有结住口子呢,你就急着往外头跑,伤个风淋个雨的,留一辈子疤,我看你怎么嫁人去!”
唐荼荼忙把自己脖子露给她看:“伤口结痂了,那烧伤药可好用,没事的。”
唐夫人埋怨虽埋怨,又怕荼荼裸着一双伤手上街,会被路人怪异的眼光盯得难受。
脖子上能围披帛,手上却挡不住。她和嬷嬷商量了一番,赶忙给荼荼做了个暖手抄套袖。
这暖手抄是贵女们冬天用的,是左右各开一个口的棉筒子,天冷的时候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