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出院子的门口, 忙懵了的陈主簿才感叹道:“大人为人正直,人品高洁,是属下想太多了, 妄自揣测大人的心思,真是该死。”
“陈主簿不觉得我不怜香惜玉了,”谢继宁笑着说道。
陈主簿一呆:“大人,你听到我和云烟说的话了。”
“你们说得这么大声毫不避讳,我自然能听到。”
陈主簿嘿嘿的傻笑, 毫无之前一本正经读书人的样子。
“既然陈主簿和她们认识,之后这件事就交给你跟进吧!这些姑娘都是可怜人,有些人在院子里面时间长,会害怕外面的日子, 大家要耐心的引导。”
很多女子从小在花楼里面长大, 接收到的信息不觉得卖身是羞耻的事情,还有的可能因为外面日子太苦,不想出去。
一开始看到那么多不想从良的人, 谢继宁还有些生气,虽然心里早有准备,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害怕外面的流言蜚语,害怕外面的日子选择就留在花楼。
但是谢继宁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在问询之后, 谢继宁发现很多人的思想都是有问题的, 不识字, 就算识字也是学些诗词歌赋, 在道德伦理方面,她们都没有正确的认知。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看着这些可怜无知的人, 谢继宁清楚的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努力要做,至少要先提高宁州人的生活水平,同时加强教育。
谢继平问道:“大哥,你都不要赎身钱,还让她们把财产带走,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不走啊!”
谢继宁没有说话,沈典史接话说道:“这些女子自小在花楼长大,固然是吃苦,但是也是衣食无忧,到外面,日子不好过。”
陈主簿也叹了一口气接道:“这些花楼之前马赵二人的,算得上是宁州的高级的青楼,在这样的楼里面,受追捧的女子,有人为她们一掷千金,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出去外面,像她们这样的女子,流言蜚语不说,连身家财产都保不住。”
沈典史说道:“大人仁慈,放了她们卖身契,之后没有人压着她们,之后好好的经营,这日子不会太差。”
沈陈二人还没有说的是,这些女子都被养废了,去外面过日子,农妇需要下田,茶妇需要采茶,还有些无家无业的日子更难过,和那些比起来,在花楼又不算什么了。
谢继宁见谢继平还是茫然,一脸三观破碎的样子,就给他解释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1)对于这些姑娘来说,生存才是重要的,其他的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