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重要。”
“而且她们这些人都没有读书,自然不知道礼义廉耻,所以之后,咱们要想办法让大家都读书,尤其是小孩子,她们才是宁州的未来和希望。”
“嗯嗯,像是咱们板桥的那样,读书人多了,就有礼节了。”
“是啊,之前的重要的事情是将贪官污吏拿下,之后就是建设宁州了,新的一年,咱们有好多事情要做的。”
“大哥,我还是喜欢做生意,等大伯父从板桥来,我就跟着他回去,带上宁州的一些特产。”
“当然可以,我打算在宁州多办几家工厂,带动经济发展,宁州地太少,依靠土地,百姓们都活不下来。”
“工厂是什么啊!”
“就是作坊,叫成工厂要方便一点。”
“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将大牢里面的人的案子都审问清楚,都判定了,这样就收获了一些劳动力,还有那些封存的财务也能整理清楚,动用百姓的身上。”
接下来的几天,谢继宁带着众人忙得团团转,因为谢继宁是宁州唯一的老大,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谢继宁过目,忙得谢继宁每天倒头就睡,没有半点休息时间。
谢继宁无比的希望能有帮手帮忙自己,分担压力。
在宁州的谢继宁自然不知道,帮手已经在路上了,谢继宁的折子一到,文景逸和韩文爵就从京城出发了,因为谢继宁在折子之中将宁州的情况描写得很紧急,两人连年都是在船上过的。
“也不知道现在宁州情况如何,前有狼后有虎,上下左右官员都是有问题的,继宁能不能撑得住。”
“文大哥,你这念叨了一路上了,这谢继宁如果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厉害的话,区区同知通判又有什么问题。”
韩文爵一边刺鱼,一边劝说道,往南边走之后,温度渐渐生高,两人就到甲板上喝酒钓鱼,文景逸忧心忡忡的,就开始念叨起来了。
“韩兄弟,这事情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宁州地处偏远,知州卒于任上,同知和通判长期把持地方,继宁虽然聪明,但是这样的难题,还是为难。”
文家乃是官宦世家,文景逸打小都是长辈精心教养的,长辈们都为官经验丰富,所以文景逸清楚的知道,谢继宁面临的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按照谢继宁的人品,定然不会和宁州官员同流合污,而且还会对那些官员的行为看不惯,因此,谢继宁一定会和宁州的官员对立起来。
“区区同知通判,等我到宁州,定然将其拿下,看谁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