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天作不合,许乘月,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外被揍得嗷嗷叫,没事人似地抬眼看着房梁。
樊家老太太被阮结香按在座上动弹不得,又急又怄,却也没可奈何,只能偷瞪着她抹眼泪。
樊家迁入镐京才两年,樊承业的官阶在京中又不算高,因此樊老太太之前还没机会见识信王府二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撒泼闹横耍无赖这种事,大多有头脸的贵胄子弟避之不及、束手无策,但搁赵二姑娘这儿……
她在市井间打滚这么多年可不是白给的。
****
大周自开国以来虽已累经武德、昭宁二帝,实际立朝才六年。
这六年里,朝廷的心头大患除了北境上的宿敌吐谷契部族外,第二患便是各地世家门阀。
多数世家门阀都是从前朝煊赫传承至今,在各自地盘上可谓树大根深。
他们虽都对镐京称臣,却非全无二心,在某些事上从未停止与朝廷暗中角力。
为钳制这些以往的土霸王,两代帝王都在竭力健全律法、树立法度威严,并强势维护寒门子弟上升通途,希望以此逐步瓦解世家大姓垄断一方的局面。
像樊均父亲樊承业这种寒门出身的官员,自多年前在地方任职时就颇受朝廷扶持,他的家人自也被惠及礼遇。
前年樊承业升调入京,又恰逢京中整顿世家勋贵积弊,以“彻查严惩违律私纳后院人”之事为开端,扳倒或压制了不少京中高门。
那件事影响深远,至今余威犹存。
这两年,越是有头脸的人家越是收敛克制,生怕授人以柄、因小失大,成了朝廷眼中的出头鸟。
高门大户谨慎蛰伏,与之相对的寒门庶族倒光脚不怕穿鞋,两边就成了“此消彼长”的态势。
这也是为什么樊均这六等京官的儿子有胆带人殴打信王府四公子的原因之一。
樊老太太没读过书,见识也不大,只因养得樊承业这出息儿子,加之她年长,寻常小事上旁人多半让她三分。
樊家迁居贵胄云集的镐京两年来,她还从未当真被谁驳过脸。
久之就难免心生错觉,以为京中高门既顾惜名声,便都柔善可欺。
如此她便将从前养就的那份倨傲轻慢带了来,对孙辈一径溺纵,护短到几乎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对方姓甚名谁的地步。
反正按以往经验,最多就是往地上一坐开始拍腿哭嚎,别人就拉不下脸面再与她计较。
可惜她这回遇上赵荞这得理不饶人的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