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天作不合,许乘月,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按民谚来说那就是“夜路走多遇到鬼”,哭嚎没用,泼又泼不过,只能认栽。
樊均捂着脸回到厅中,老太太掉着眼泪将他搂过来,死活不肯收那半枚小元宝。
赵荞无所谓地咬着润喉丸:“若您收了,那您家赔的十个银角我也收,俩孩子这点事就算翻篇,往后谁也别提。若您不收,那就等冬神祭典结束,我王兄回京后,再与樊大人一并前往都御史府接受问询,听凭律法处置。您看愿哪头?”
话说得很明白。
若到此为止,那就是孩子间冲突,小事。
若要闹成两家之间的事,信王府也乐意奉陪。
樊均一听就慌了,抢在老太太说话前将那半枚元宝收下。
“不必惊动信王殿下!也别、别惊动我爹。”
虽神情并不十分情愿,但他显然明白,若闹成两家之间的事,对他爹没好处,他自己更落不着便宜。
赵荞见状,了然点头。看来樊承业只是忙于公务疏忽家事,被瞒在鼓里呢。
其实她也不过虚张声势使了个诈。
真要说起来,她比樊家更不愿因这点小事闹到都御史府。
总之双方各有退让,台面上就此和解。
至于心里是否真服,之后还会不会出幺蛾子,那就到时再说了。
****
去书院大动肝火后,当天黄昏一回信王府赵荞就蔫儿了,软趴趴窝在床榻上发起高热。
王府家医们忙活了通夜,到天快亮时她的体温才稳下来。
这回短暂的病情反复将她折腾够呛,又浑浑噩噩了好几日才松缓。
“瓶子,明日冬至了吧?”赵荞扶额靠在床头,边咳边问。
侍女银瓶将温热蜜水递到她唇边,轻言细语:“今儿廿五,廿七才是冬至。”
“哦,那冬神祭典就是后天,”赵荞抿了蜜水润湿双唇,眸底柔软带笑,“忙过冬神祭典,大哥大嫂和老三就该回来了。”
冬神祭典是大事,由皇帝率宗亲、重臣与百姓完成典仪,既送冬迎春、祈来年风调雨顺,又祭奠过往为国捐躯的英烈,还要与民同乐,是以典仪共需三日。
虽只短短三日,每年却都提前一两月就开始准备。
祭典选址每年不同,需由圣谕裁夺地点,皇城司卫戍与金云内卫先行前往布控、清理可疑人员,确保大致安全后,才是各路人马随圣驾前往。
今年冬神祭典选在稍嫌偏远的遂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