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2)
蒲中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2),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蒲中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61章 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2)
横河划子乘着清冽的江水,桨声柔和,艄公的篙子撑到了谷莲塘村口。
大江大河凡是经过规模大些的村庄,通常都建了拦江石坝,这样才好分流江水,又引入两岸村庄范围内的稻田。
谷莲塘由这大江一分为二,大江北岸是上谷莲塘,大江南岸是下谷莲塘,中间修了许多青石拱桥,又有小舟停泊,方便上下村居民往来。
江水漫过拦江石坝,哗哗冲刷着,将中央一块平缓宽阔的江洲包围起来,分流从江洲两侧绕过在半里多路的地方汇流,向下一个村庄去。
罗文武要将这几名知青安置到第八生产小队。
而第八生产小队的社员,都是大江北岸上谷莲塘的,也恰恰好,新的知青院建在上村的东边。
这样离第八生产小队各社员的家近些,有什么事情邻里帮衬容易。
小船在上村的村口稳稳停下。
杨柳依依,白墙黑瓦。
谷莲塘是江南这片的大村庄了,互助组、初级社这些发展得早,一路建设到公社。
交公粮的口号举国上下喊了好几年,给国家交大头、集体留部分、个人得小头。
谷莲塘年年交的公粮多,公社不仅能完成上面的产量指标,还有剩下许多富余的粮食,留一部分在公社粮仓里当荒年机动粮,余下全分回农户家里,就这样每家仍有多的口粮。
因而上头常常派人来另外按价格向这一带的农户收购。
等到年末,公社给家家户户按照工分来分钱,几乎很少家庭有超支倒欠的情况。
因此,手里有余钱,建的房子也全是青瓦白墙的屋舍,村里四通八达的主要街道修了青砖,齐齐整整。
水鹊他们从划子上下来。
大家传递着行李,大包小包先放在岸边街道。
时候是正午,天上的云散开,照得江边青石砖澄光清亮。
上午生产队的工已经结束了,正午是休息的时候,公社的饭堂包正午饭,早晚村民自家里解决。
大部分村民火急火燎地吃完午饭,还要趁着中午的休息时间,喂鸡洗衣,料理家门口的自留地,闲不下来。
水鹊他们下来的江岸旁,杨柳树下正好有在青石板洗衣的四五个妇女,看他们下船,对罗文武吆喝道:“罗队长,这些是新来的知青们?”
罗文武笑眯眼,点点头。
“果真是城里来的知青,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