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即位了。
在这整个过程中,皇子们当然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党羽,只不过绝大部分都会分散在地方上。
随着不断的错位升迁,不断的跟皇子们隔离开,很难始终保持密切的关系。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皇子只会记得某个人有能力,以后自己上位了可以用,这种现代官僚之间的关系和印象。
无法得到古代社会那种,以臣子姿态侍奉自己属下。
更为关键的是,跟皇子长期共事过的地方官僚,不允许在新皇登基之前升迁入京师。
所以皇子在登基之前,在地方上就算是有党羽,在储位竞争上也帮不上大忙,登基之后才能用得上。
至于说高官主动去地方上投资某个皇子,这种情况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难度太大了,回报周期太长了。
皇子无论优秀与否,都要在地方任职十几年。
这期间无法给投资者任何回报,投资者还要担十几年的风险,等皇子回到京师自己也该退休了。
如果真的看好某个皇子,不如让家族子弟去地方上投靠,等皇子登基之后把家族子弟召入京师为官。
皇子到京师接受筛选的那一两年的时间,也不足以在朝堂上发展出有力的稳固班底。
皇子能即位的时候,现有的尚书们大部分都该退休了,没必要去凑从龙的功劳,万一选错了晚节不保。
老尚书们的退休时间不完全固定,但是按照惯例会跟老皇帝一起退,除非老皇帝要求他给新皇帝多帮衬几年。
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们,也许会稍微年轻一点,但是也已经没有可能升迁了。
至于次一级的,侍郎等中高级的大臣,也许有投机的想法。
但是时间窗口太短了,很多人还没有拿定主意,继承人就已经定下了。
也正是这一两年的短暂时间,让皇子们不至于形成深厚的党派阵营,普通官僚们不用担心没有投效而被打击。
等到继承人的身份定下来之后,继承人也没必要再去发展自己的党羽了。
继承人已经得到了老皇帝的认可,在登基之后所有臣子都是自己的公开党羽,还有老皇帝的直接照拂。
这种继承人为什么还要去拉拢官僚?
所以仁武朝之后,皇子们有自己的党羽,但是都在地方上,登基后才能用的上。
皇位继承人,在京师的高层官僚之中,没有也不需要死忠类型的党羽。
老皇帝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