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3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靖垣现在问到行政效率的问题,朱简炎就直接把这个问题抛过来了。
询问朱靖垣对这个改革建议有什么看法。
朱靖垣看完之后就开始思考了。
调整中央朝廷构架,以及地方行政区划,这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实际的操作中,绝对不是在文件上改几个名字,加上几个部门和人员,也不是在地图上画几条线就能解决的。
关键是,目前的大明王朝,已经与历史上的任何朝代,后世的任何朝代和国家,都已经截然不同了。
自己前后的历史上,都已经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情况,也就办法直接的借鉴历史经验了。
朱靖垣可以想象,世祖皇帝也没办法留下直接的指导意见。
顶多是传授一下现代管理学经验给后世子孙。
按照朱靖垣记忆中的现代管理学经验,一个组织管理五到六个下属机构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成本也同样会比较高。
通常管理十个左右的下属机构是比较合适的,管理二十多个下属机构就比较困难了。
至于三十个以上,甚至五十个以上的下属机构,已经基本不可能管得过来了。
大明现在的布政使司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级别。
后世管理学能够提供的处理方案,通常有两个方向和思路可以参考。
一个方向是分级。
比如说有三十六个下属机构,那就设置六个分支机构,每个分支机构管理六个下属机构。
这必然会增加管理人员的数量,也会对应的降低整体的运转效率。
毕竟是多了一级转达信息和命令的中间层。
对应的是古代的中央集权,到现代的统一制度。
另一个方向是放权。
给下属机构更多的权力,将部分本来有上级机构管辖的事情,放给下属机构自行决定。
减少上级组织需要处理的事情的数量。
这必然会降低上级组织对下属机构的控制力。
本来就因为下属机构太多,上级机构相关人员都记不清下面都有哪些人了。
再给下面放权,减少下面来上面刷存在感的机会,时间长了之后就可以各过各的了。
对应的是古代的而封邦建国,以及现代的地方自治制度。
秦灭六国之后,王朝统治区域大规模的扩张,真正控制了神州的所有核心地区。
但是在制度上仍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