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8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行政区划和中央衙署改革之前,也没有影响整个大明上下一片烈火烹油的气象。
还有其他什么比这些更大的问题,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出来?
或者说,不是发现的,而是分析判断,应该存在,应该会出现的问题。
工商业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传统伦理习惯的颠覆。
民间企业数量和规模的迅速膨胀,让民间资本力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皇室财团同样会随着技术革命,出现了跨越数量级的膨胀。
至于行政区划和中央衙署改革的影响,当然是能够缓解目前的管理困境的。
也是必须要这种改革和调整的,否则一旦技术和战争红利消退,朝廷可能会迅速陷入崩溃。
增加管理层级必然降低实际管理效率。
最高决策者的意志,在向底层传递的过程中,必然会随着行政级别的增加,而不断的衰减。
不过增加管理层级的地方,本来绝大部分都是海外藩国,是高度自治的地方,朝廷对当地的而控制只能算是“软性”的。
转化为省份之后,朝廷对当地的控制就变成刚性的,强制的了。
哪怕是增设了大域级这一级管理机构,朝廷对海外省份的控制力量,肯定是仍然超过原有的藩属国时代的。
与此同时,大明本土的省份仍然会保持直辖状态,掌控力不会大规模衰减。
朝廷对本土的掌控力不变,对海外的掌控力上升,综合来看的话,力量也是在上升的。
大明朝廷的力量自然也是大规模的增长了的。
但是,民间资本在在跨越式的增长,皇室财团也是在跨越式的增长,增长的幅度肯定是远远超过朝廷力量的增长。
综合对比下来,朝廷的力量相对民间和皇室而言,会组建出现明显的衰减趋势。
长此以往,更强强大的皇室会试图完全压制朝廷,官僚系统也会加速倒向民间资本。
朝廷、皇室、民间资本三者之间的稳定姿态会逐步失衡。
朱靖垣的报告或者说论文,断断续续的构思,断断续续的写,断断续续的发给朱简炎。
这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
当朱靖垣最后的判断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康安六年八月份了。
朱靖垣也真的发现了一个足够巨大的问题。
皇室力量的过度膨胀,对皇帝而言未必是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