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6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成熟技术的升级,同时还会限制新技术的验证和应用。
电渣焊能够实现大厚度的装甲钢焊接。
焊接相比传统的铆接和螺接,能够明显的降低结构重量。
与此同时,从现在开始的新战舰,也将完成朱靖垣的另一份新设想。
“全装甲钢制造”。
就是战舰本身,不只是应该有装甲的地方,使用装甲钢来做安装覆盖。
整个战舰的结构框架,也使用均质装甲钢来搭建。
同时,不只是战列舰,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全部使用这种标准来建设。
装甲钢的成本当然高过结构钢,但是这么干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战舰本身的结构强度当然更高了。
同时,这实际上了统一了结构钢和装甲钢,将两种工程材料合并成了一种。
统一生产,更大规模的生产,当然是能够降低单位成本的。
也许单独作为结构钢来算是成本当然升高了,但是最终战舰建设成本却不会明显升高。
这种思路绝大部分相关产业的工匠和工程师其实都明白。
但是能做出实际决定的人不多。
关键是,真的这么去做,能够实际收到效益的国家,现在可能也只有大明了。
关键还是规模和数量要达到一定数量级。
朱靖垣上辈子的历史上,二战期间只有美国人这么干。
美国人的驱逐舰不设计装甲,但是全身结构都是装甲钢建造的。
而日本人的正常装甲钢都不够用了,根本不可能拿装甲钢去生产战舰框架结构。
朱靖垣也是有上辈子美国人的经验,才非常坚决的要求自己老爹做出了这种决定。
现在看来,技术验证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李锐拿着一份资料非常热情的向朱靖垣报告自己确认的情况:
“对接形式的焊接接口牢固程度非常高,能够基本持平母材的水平……
“也就是说,通过焊接拼合的钢材,和完整的一体生产出来的钢材,强度是基本相当的。
“大规模的应用焊接技术,能够非常明显的降低舰体结构重量。
“还能够能够明显的加快战舰建设的速度。
“其实以前我们就知道这两个优点,但是战舰建设上却始终没有大规模使用焊接。
“关键还当初技术不成熟,没办法实现全面的焊接组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