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邈一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二更,庶长子,邈邈一黍,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封信了,寄信的频率确实是比往常高出来不少。
这封信勉强算是封报喜的信吧,在大伯的教导下,父亲不光是学会了如何做先生,还体会到了做先生的乐趣,如今不只是教魏达一个人了,而是在魏氏族学里做起了先生。
很难想象,那么怕麻烦的一个人,有朝一日居然也会做先生,而且这字里行间,竟也不觉得烦恼,还挺喜欢这教书的日子。
没怎么跟父亲深入交流过的魏时当然不知,比起做知县,做先生要容易得多。
尊师重道可不是说说而已,小孩子们一个赛一个的听话,课堂上就没有捣乱的,而教小孩子读书,对于举人出身的魏仁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轻松的不能再轻松了。
除了束脩比较少之外,没旁的毛病,可这银子再多,能花在他身上的实在有限,还不都被夫人挖了去,既然如此,多多少少对他来说也无所谓了。
魏时心里清楚,依着父亲的政绩,孝期之后想要起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了之后无非就只有三种选择。
一是留在江佑府老家,做一个富贵闲人,二就是跟着大伯一块上任,最后一个选择便是到京城这边来投奔他这个儿子,享受天伦之乐。
魏时真怕父亲选择最后一种的,若父亲真的带着母亲和小弟一块儿来京城,就可以想见日后的日子是如何鸡飞狗跳了。
父亲能找到自个儿的乐趣,能在老家找准位置,不得不说,魏时是松了一口气的。
喜事连连的情况下,魏时一连十多天心情都是好的,闲暇之余,也开始琢磨琢磨生财之道了,毕竟圣上赏的那一千两黄金总有花完的时候,而且离这一日已经不远了。
他之前是想着做教辅的,毕竟学生的钱好赚,他自个儿又是科举出身,结果拿了一本试水之后,才发现市场比他想象的要残酷。
正版盗版几乎分不出区别来,而且买的人太少了,抄书的人居多,有那直接在书肆里抄书的,只要花钱买纸就成,还有买回去一本,一整个学堂相互传看的。
总之是没能赚到多少银钱。
做教辅这条路子是走不通了,在蝗虫这件事情上,魏时看到的是泱泱大国对于美食的追求和包容,蝗虫的价钱在秋末的时候就已经上涨了,今年初春的价格更高,当然了,随着春天的步伐走近,蝗虫的价格势必会降下来的。
可单从这一件事情上就能证明,大靖朝并不缺吃货,而且也不缺舍得花银子的吃货。
这好说呀,夫人带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