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邈一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庶长子,邈邈一黍,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魏时,但是已经连轴转了好几日的太子,都特别兴奋。
魏时是因为粮食,在皇庄培育了三年的新粮种,根据预估可以提高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产量,能多养活不少人,而且这新粮种还是比较抗旱的,真要是再遇上旱灾,情况应该会比之前好很多。
太子则是因为那片广袤的天地,还有巨大的商机,大靖朝鼓励商业发展,而且并没有特别压制商人的地位,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得出来,大靖朝是愿意让商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知道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魏大人这个头开得好,把大靖朝独有的稀罕物,以几百倍的价格卖出去,能赚到的金银太多了,这些经营可以储备在国库里,也可以用来跟外族购买旁的东西,比如粮食,比如马匹,比如药材……
一想到未来的发展,太子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三天三夜不睡也没什么问题。
魏时要进京,剩余的这些人和带过来的财物,就得交给二舅兄负责了。
没有皇上的诏令,这么多人可不敢一下子全都带到京城去。
毕竟是文人出身,早在船上,魏时就把这一路上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以及那里的特点和风俗地貌,全都整理成了书册。
他和太子还在赶路的时候,这本书册就已经差人快马加鞭送到皇宫里了。
所以在召见太子和魏时的时候,当今已经差不多把书册翻得七七八八了,对于魏时这一路上的行程,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
历时一年多的行程,上岸的次数高达三十次,牵扯到近二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
作为一个有志于名垂青史的君王,作为一个渴盼四方来贺的君主,他看到的不只是这些国土上丰富的资源,也不只是未来海上贸易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国威。
在这些历史上都没有过记载的国家里,怕是从来都不知道东方有这样一个强大而昌盛的国土,魏大人一行不仅仅是开辟了航线,更重要的还是扬了大靖朝的国威。
自古以来,头一次被做出来的壮举,都将被载入史书,为后人称道。
还有什么比发现新的地方,比万朝来邦更能够让后人称赞的。
武力去攻打周围的小国,不过是劳民伤财,真正让这些国家,让更遥远的国家,因为实力臣服,那才是大国气派。
当今心里头就像是有一团火在燃烧,他几乎都可以预见史书上会怎么写,几百年几千年后,后人又将如何评价。
作为帝王,最为崇高的赞誉和肯定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