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79:三家求购,暧昧专家,波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家都一致认为这幅作品是真迹。
可还真有人站出来辩驳了:“我觉得有点不靠谱!根据有两个:首先,就是清代与西方的商业贸易是在中、后期才发展起来的,那时候民间画师为了满足出口的需要,画出了不少以中国风物为题材的油画,这幅油画无论是绘画对象还是时期都有点偏差;其次,古代的画师地位很低,没资格在画作上留下署名,可是这里却有一个标志,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大家听到这里,还真定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两个观点都很犀利,直入心脏,把大家辩驳得没话回应。
不过黄义云见周游沉默不语,问道:“周先生,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大家都是在交流。”
周游点了点头,说道:“我也认为是真的。”
大家都露出得意的微笑。
周游随后就补充自己的观点:“之前大家所提供的根据都很有说服力,不过我还有一些观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同:首先,由于油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为逼真,所以当时的政府官员、富商贵贾都比较乐于让油画家给自己画油画肖像,传世后人,这方面有相关的记载,大家有心查阅的话可以搜查得到。是以,这里出现一位富商还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
“我似乎听说过。”
“我也看过相关的资料,但具体哪本书记载就忘记了。”
“看来这个观点是真的了。”
在一片议论声中,周游的第一个观点迅速为大家接受,即使那个提出反驳意见的专家也没坚持,神色保持严肃。
周游见第一个论据成立,连忙接下说去:“古代的画师没社会地位,不能在自己的杰作上留下署名,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不过对方当创作对象是地位同样不高的商贾,再加上绘画者本身或许在当时小有名气,所以可以留下一个姓。”
这个论据有点牵强,但也合情合理。
不过大家的意见就有点矛盾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持己见,一时间都没办法有个统一的说法。
“大家请静一静,我有第三个论据。”
周游知道是时候提出最强而有力的论据,指着肖像油画说道:“你们主语注意到了没,肖像画的背景了没?”
大家顺着周游的指点看了下去,果然发觉一点不同。
油画的背景不是空白的,也不是时常的家居背景,而是罕见的街道背景图。
周游将最后的论据提出来:“你们看背景街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